骶髂關節病正骨手法培訓(非傳統手法)
骶髂關節是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相對而構成,屬微動關節。
骶髂關節的結構特征,增強了該關節的穩固性,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關節的活動,從而有利于重力通過該關節向下肢傳遞,以及自高處著地或跳躍時起緩沖沖擊力及震蕩的作用。
骶髂關節向后半脫位叫多見。其原因是因膝關節伸展時,髖關節屈曲,骨后肌就會緊張,導致髂骨后旋形成骶髂關節像后半脫位。少數向前脫位,是由膝關節屈曲,同側髖關節伸展時,股四頭肌緊張,使髂骨前旋而形成。
癥狀與體征與下腰部扭傷相似。骶骨部外傷后,出現走路時疼痛,破行,不能坐,伴有脊柱不同程度側凸,凸向健側,髂后上棘疼痛。骨盆擠壓及分離實驗,床邊髖關節背伸試驗均引起患側疼痛。X線雙側骶髂關節斜位片,可顯示患側關節較健側稍增寬。
一、急性骶髂損傷
1、下腰疼痛較重,活動受限、局部壓痛明顯,不向周圍放射,腰前屈劇痛受限。
2、X 線拍片無骨質變性。
二、慢性骶髂損傷
1、常有外傷史,有時無外傷史,但經常反復急性發作。
2、下腰疼痛時輕時重、久坐或稍長時間持續性彎腰時,疼痛明顯加重,有時活動也受限,局部可有壓痛。
3、X線拍片無骨質變性。
正骨培訓報名電話:400 004 3527